「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相信彼此會做得很好!」首席音效師「小魏」說。
宣佈入圍後,我們五個人在警廣後方的小餐館開了一個小小的慶功宴,雖說「慶功」,但席間只有我壓抑不住得意的嘴角,其他四位彷彿老僧入定般。我像個小孩拚命地問:「入圍真的有很厲害嗎?」
眾人用帶著殺氣的眼神回應我。
出院之後,返回工作崗位,每天都會不自覺地瞄一眼手機螢幕,心裡頭「擔心」的是學姐的電話號碼會響起。對於未知的領域,我還是侷促不安啊!與過去二年不同的是,這一次很快地就接到學姐的來電,我知道躲不掉了,詩經的開場白也就到今年為止了。
「ㄟ,韓集....」學姐相約了一個週六上午碰面。
為自己的奇幻之旅留下紀錄,絕不是因為入圍而錦上添花,起心動念只是對於這段歷程的「緬懷」。我是個老師,我以為我工作的場所會是個鼓勵創新,講求團隊合作的地方,但是我所經歷過的很少是這樣的。
「我先帶你認識環境,這裡是錄音室,我們主持人就是坐在這裡播路況....這裡是廁所....這裡是辦公室....我們未來錄音應該會在這一層樓....你要喝水這裡有飲水機....」
我準時在約定的時間出現警廣總台,學姐從蘇州回台的班機稍有延誤,舉目無親的我又開始焦躁了起來。未來的工作團隊成員之一「雅琪」引領我在幾個重要的樓層繞了一圈,也巨細靡遺地介紹環境設施。她的貼心讓我的緊張感稍有舒緩。
「在碰到書子之前,我們要先要建立共識....」方才的好媽媽立刻變身犀利的特助。
從這次的碰面開始到節目錄製完成,前後花費的時間並不充裕,畢竟我們還有各自工作領域上的活兒要忙。因此,在這極短的時間中,我們要寫稿、錄音、後製、修正、繕打報名文件....一個「無中生有」的過程就值得我回味再三,更何況又得到金鐘入圍的加持。
如果沒有「共識」,這件事情很難完成。
雅琪在這個團隊中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她負責收集其他四個人的意見,再傳遞到相對應的個人。團隊中的王牌音效師「雷洛」、書子、雅琪和小魏自是廣播領域的翹楚,但是我本人也在相聲、兒童戲劇和影像製作有一些小小成績。如何匯整五個人的「專業」意見,再傳遞出來,這很考驗雅琪。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專業的堅持,但是時間壓力,我們必須以完成書子的架構為目標....」
「我一開始聽也覺得怪怪的,多聽幾次還可以接受,時間壓力在前,就先不修正....」
乍看之下,感覺好像我的意見都被「打槍」,但是我從不以為忤,因為如同小魏說的「我們相信彼此」
在短時間如何累積信任感?我覺得除了天意之外,跟個人特質也有關係。
書子基本上是這個團隊的「神主牌」,星期一到五在「友種」,星期六和日在警廣,她為工作的「鞠躬盡瘁」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她一「揭竿」,我們就「起義」啦!翻開那本我考不上主任的筆記本,書子就是領袖人物最重要的「楷模」特質。
被書子笑稱「媽媽」的雅琪,除了吃飯一定要「clean table」之外,她的行程安排功力更是一絕。她會列出表單告訴大家目前第一單元進行到哪個部份,還有哪幾個單元的廣播劇還沒錄,哪個專家還沒訪,主持人串場的第幾分幾秒要修改,幾月幾日要完成幾集的成品....迷糊的我完全照她的「表」就可以「操課」了。
「我從剛剛那一句再一次,然後你們就往下接....」有了雷洛協助錄音工程,解決了主持人「自談自錄」的窘境,「大部分的錄音師是不會給你聽上一句的....」他的柔軟也讓我更能短時間適應對著一支大麥克風講話的陌生感。
雷洛不只是錄音,還協助部份的音效後製,也在廣播劇中擔任要角,尤其他「玩弄」角色扮演於無形之中,實在令我如沐春風啊!不像我,一開口馬上就露餡,「爸爸那隻羊是你演的...」兒子說。
小魏是這部作品的「料理長」,當我們在錄音室完成了所有聲音,他要負責將這些聲音炒成一桌「滿漢全席」,加入貼切的音效和掌握氣氛的背景襯樂。第一集播放時,我守在收音機前,心中滿滿是感動。
「我每一段音軌大概都要聽20遍以上吧。」雷洛說得一點也不誇張。
「我老婆起床時,問我怎麼還沒睡。」小魏要在不可能的時間內後製十七集。
在我的工作職場中,常看見的是團隊成員生怕自己做的比其他人多,自己的權益受損了,所以「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是辦公室最佳生存策略。在這個團隊裡,我生怕自己做得太少,因為我的夥伴們都做得比我多!
「你會影響本職的工作表現嗎?」你或許會這樣質疑。
歡迎您來我的學校觀課,我每一節都開放觀課,也歡迎您檢視我過去一年的工作表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