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09.10,天氣晴

IMGP0850.JPG

今天的國語課進入了第二課─神奇的藍絲帶。

相同的,我仍然請孩子們對於標題做了預測,同時導入了記敘文的「人、事、時、地、物」結構,讓孩子們在閱讀文章前,先對文章提出問題。

接著,我發下圖畫紙讓各組在自行閱讀完課文後,進行課文結構的分析。

圖畫紙上要記錄討論的內容,也可以進行創意編輯。

IMGP0857.JPG   

孩子們很喜歡講話,所以我把「講話」轉化為「討論」。這也是呼應我的分組座位安排。

「你負責找人,你負責找物...」

有些組別已經可以自發性的進行任務分配,這就是溝通協調的學習。

今天我只有邀請三組上台報告,相較於第一次的上台,這次多了「舉海報」的同學。

孩子們上台還是顯得羞赧,感覺上就是草草把寫上去的字全部讀出來,還缺了統整的能力。不過不急,等大家熟悉上台的感覺,再慢慢修正。

於是今天我讓孩子們學習在報告之前要先向大家說明自己的組別,報告內容完畢後要向大家宣告「我們的報告完畢」,除此之外我也順道提醒了口頭報告的站立位置。

分組討論會帶來什麼樣的教學成效?

其實我也不能保證,但至少是個多元學習的機會,或許可以促發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

IMGP0878.JPG  

孩子們在自由的學習氣氛下發揮了創意,有些組別的孩子在海報畫上了「藍絲帶」插圖。

有些孩子則很仔細的觀察課文中的插圖,發現了藍絲帶的「秘密」。這條帶子上寫著...

「Who I am makes the difference」

這是多麼棒的一句話。(我備課時竟然沒發現)

於是,我再次把近日發現的教室內正向改變拿出來呼應這句話,並鼓勵大家「Make the difference」。

 IMGP0875.JPG  

開學後第七日,班級已經初步完成了「形成期」的任務,開始建立了共同的目標,大家也都了解自己本身在教室內的角色與責任。

接下來就是要進入處理各組的「風暴期」階段了。(已經處理一組了)

有同事發現對於班級的事務,我幾乎事必躬親,要我不需要「這麼累」。在團體形成初期,領導者的正面示範是宣告領導者的決心。

我改完孩子們的作業,一本一本整整齊齊的躺在每個人的書桌上,這就是我的正面示範。

想要做到全面品質管理,就先從內部行銷做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育界金城武 的頭像
    教育界金城武

    教育股份無限公司

    教育界金城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