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美里隸屬於布袋鎮的一個小漁村,僅靠著一條163縣道對外聯繫,夏天颱風來襲,碰上大潮時分海水倒灌,這裡就成為一座孤島。鎮上有一所以好美為名的小學,但竟然沒有一家文具店,這條163縣道對阿忠而言,是與「文明世界」溝通的臍帶。居民管這裡叫做「虎尾寮」,比較貼近它質樸的現狀。住了二年的三姐弟,只要外公載著他們去到路的另一頭市鎮——「新塭」,他們就覺得來到了另一個國度。

不若地名的詩意,這裡的生活並不好,也不美,終年海風吹拂,讓一切都褪色得特別快。早年好發的烏腳病,這裡也有過。隔壁天財的爸爸平時活蹦亂跳,竟也染病截肢,仰賴輪椅行動。不過,鎮上最著名的是鰻魚養殖,在產業尚未西移的民國七零年代,每到收成時期,魚塭裡都是拉網漁民的身影,輸送帶前挑揀漁獲的雙手沒有停歇,貨車一輛輛地駛進又駛出,讓這個純樸小鎮好不熱鬧。魚塭上的水車終年不曾停機,翻騰的水花正宣告著這裡曾有過一段風華。對照如今的荒煙蔓草,物換星移的速度令人不勝唏噓。

回到老家的阿珠仔,沒有帶回太多的細軟。小鎮是藏不住秘密的,搬回來可不是什麼名譽的事,傳進街坊鄰居的耳裡可就叫人不好受了。阿珠仔低調地幫三姐弟辦好了轉學手續後,沒有煽情的道別儀式,只有偷偷利用孩子們上床睡覺後,隻身前往台北繼續「打拚」,臨走前給了揀仔一萬元,希望可以幫老媽媽補貼一些生活費。

「阿母,囡仔若愛食啥物,你就買予怹食。」,阿珠仔說,「我會閣寄錢轉來。」

阿珠仔向老媽媽道別後,闔上大門,木製紗門發出的聲響劃破那晚寧靜。躺在床上的孩子們其實都是醒著的,姐弟間卻沒有交談,但彼此的心裡都掛念著同一件事。他們睜大眼睛打量著這個「新家」,房間外的迴廊亮著微弱的黃色燈泡,光線映照在他們臉上,反射了淚水閃閃。坐在午夜快車裡的阿珠仔,不斷往回看,用手抹掉臉上的淚珠。

堅強的孩子們沒有哭出聲,阿珠仔也是。

「人家阿珠仔的小孩實在很爭氣!」

開始新的生活後,三姐弟適應得很快,有了外婆的照應後,至少不用再擔心身上的膿瘡沒有好的一天。學校的學習也很快進入狀況,每次月考都拿獎狀的他們,一下子就成為學校的風雲人物。這種消息也很快地在親友間傳開。

「恁實在予媽媽真驕傲!想不到,我阿珠仔的囡仔也能成材。」

老家牆壁上貼滿各式各樣的獎狀,都是小孩的傑作,阿珠仔滿是欣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教育界金城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