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年前流行在期中與期末評量中間安排一次多元評量,以多元評量之名來取代傳統的第二次月考。就在那樣的氛圍下,我嘗試設計了以闖關形式融入各領域學習的評量遊戲,呼應一下「多元」。

當年適逢在環教所進修,巧遇大恐龍學長,學長擅長將環境教育議題融入當時頗有趣的遊戲型態─黃金傳奇,以遊戲的方式學習環境知識,開啟了我對活動設計的視野,於是我憑著一股「我也辦得到」的傻勁,開始了一連串的嘗試。

我的第一部作品是設計藏寶圖,學生每完成一次老師指定的任務,小組就能獲得一張藏寶圖。收集完整的藏寶圖後,再解出藏寶圖上的提示,找出寶藏地所在地。

第一次被我實驗的對象是三年級的小孩們,利用「鄉土踏查」教學的時機,將孩子分成三組。迷迷糊糊的小三們,就這樣解決著好像數學、好像自然、好像國語又有社會和英文的問題。

在設計這個活動時,並沒有太多的理論支持,單純覺得「應該」很好玩,小孩們最後在不同地點找出寶藏─洋芋片,倒是吃得不亦樂乎。

 照片 046.jpg

這是「藍組」的密碼表,小組成員必須收集完整藏寶圖,利用這張密碼表解出寶藏的所在位置。

照片 047.jpg

 在鄉土踏查的過程中,我安排三站的教學,小組成員只要解決每一站的任務,就可以得到一張寶藏圖卡。(角落上的顏色區分出不同組別)

照片 048.jpg

只拿到一張藏寶圖卡,並沒有任何意義,必須搭配密碼表,才有機會找出線索。

照片 049.jpg  

藍組的藏寶圖卡結合自然(辨識風向)與英文(課文單字),在進行鄉土踏查時也複習了其他領域進度。(我不是自然老師喔)

 照片 050.jpg 

利用「拼音」方式找出藍組的寶藏。(你找到了嗎?)

照片 051.jpg 

這是黃組的藏寶圖卡,將課文語詞解釋圖像化。

照片 052.jpg

這張結合了社區環境沿革與數學座標。(我超愛這個設計)

照片 053.jpg

找一找有什麼共同處?

照片 054.jpg

這是黃組的密碼表。(你暈了嗎?)

照片 055.jpg

紅組的藏寶圖卡,找出關聯性。

照片 056.jpg

解這一題的關鍵在「上自然課有沒有認真」。

照片 057.jpg  

這一張藏寶圖卡,很眼花撩亂。

照片 058.jpg  

紅組的密碼表。(你找到洋芋片了嗎?)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教育界金城武 的頭像
    教育界金城武

    教育股份無限公司

    教育界金城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