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來不認真的是老師

「我發現我不會教書了…」這是我在課程結束之後,整個亮點計畫學習歷程給我的最大衝擊。
在教學現場,我常感受到的是學習落差兩極化帶來教學上的困難,學習程度最落後的一群在「學得無助感」中掙扎著,學習程度領先的一群則常覺得學習是一件無趣的事情,這兩群實為「同學」,但從不一「同」「學」習。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想從教室逃走。對於一個想要維持「落差天平」的老師,也經常有「教」得無助感的不平之鳴。
身為一個六年級的數學老師,我常覺得自己與神很接近,因為孩子的學習落後程度深不可測,會讓我不時在心中大喊:「Oh,my God!」
我以為「熟能生巧」就會是彌平落差的救命丹,把數學成績「後百分之五」的孩子們召集起來,利用課間活動與午休時間進行練習。但隨著時間流逝,卻未見成效。原來,我們要對抗的不只是「數學病魔」還有存在在孩子心中多年的「抗拒心魔」。
如何個個擊破?這是個棘手的課題!
在重建學習信心方面,我從班級經營下手,營造一個分組競爭又相互合作的氣氛。於是在各小組中,建立了「師徒制」,由學習程度高的孩子主動擔任起小老師的角色,協助學習程度較差的同儕,呼應「學習金字塔」與「合作學習」概念。小組競爭的「pk賽」設計則激發為小組成就努力的榮譽心,同時也驗收孩子對於問題理解的程度。
搭配小組獎勵設計,讓小組成員凝聚共同努力目標,一個充滿主動、互助的學習氣氛儼然形成。
再者,老師的「潛在課程」也影響甚著。我會鼓勵每一個上台接受挑戰的孩子,給他們「勇氣加分」,即便他們在這一次的上台,沒有辦法完成任務,也不會覺得自己被否認了。「你們覺得呢?」、「還有別的想法嗎?」代替「你錯了!」老師在教室裡的以正向語言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你已經快接近答案了。」這樣的說法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機會「學會」的。
營造了這樣的學習氣氛下,孩子們都勇於上台,便有機會讓自己檢視自己學會的程度,也可以讓老師發現孩子學習的程度。孩子不會再只是教室裡的「客人」!
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等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上場了。
「只注重計算,忽略了從問題情境著手…」第一次議課時,譚老師給了我第一次的打擊。「數學的目的是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塑造唯一解決途徑…」當我想要以「心智圖」統整單元概念,譚老師認為這是一件「危險」的事情,頓時,我慌了!
「難道我還要從『切蛋糕』開始教起嗎?」這個單元是「四則混合計算」,我預計在教學活動流程的安排上,以計算的「基本功」為優先,再進入解決情境的應用題。「我一向都是這麼教的啊。」我對教學活動的共同設計者說。
「一定是這樣嗎?」譚老師在議課時的提問不斷縈繞腦海。
原來,「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習以為常」於是「將錯就錯」而不自知。原來,在我的教學中,偏重計算結果而缺乏問題理解,即便反覆精熟學習,孩子仍然在每一次的測驗中敗下陣來。
原來,「先趕進度,再用考試複習」是「不智之舉」!
從兒童發展來看學習,具體運思期進入到形式運思期是存在著個別差異,但曾幾何時,為了齊一教學進度,我們忽略掉了差異。於是「這孩子就是不認真。」這樣的評論從未消失在老師的口中。沒想到,「不認真」的是老師。
「會的,都會了!」譚老師的提醒讓我重新歸零,
於是,我與夥伴們重新修正了教學內容,不再以「計算題」檢驗舊經驗,而是以故事情境為包裝的「所羅王的考驗」引起學習動機。透過「摺紙」解決情境問題,檢視學生對於「等值分數」與「通分」概念的熟悉程度。這是回應了譚老師所建議的「具體操作」。而孩子們上台發表解題歷程時,的確讓我們看見了孩子們的迷思。
我邀請孩子們發現迷思,並藉由孩子們的分享澄清迷思概念,而不是由我直接在台上指出錯誤,然後講述正確答案。孩子們似乎「懂」了!
教學現場要解決的往往不只是學習落差,但在這個班級的上課教師卻還必須要先深呼吸再加默禱,才能鼓起勇氣踏進教室,不時還要承受孩子對權威的挑戰,承受孩子之間莫名興起的衝突。有效的「學習」在這個班級裡顯得更加的困難。
這次的亮點學習歷程雖打破了我的教學慣例,減損了我的教學自信,但卻也檢視了自己教學的盲點。
我很高興我製造了一點點的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教育界金城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