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想看看主播到底是誰?」
猶記得第一次播報,有現場的觀眾特地跑來,好奇地對著主播台東張西望。
我想當時候引薦我進入播報組的楊、苗兩位校長,應該也沒有料想到,我自己也沒有料想到,一種「非典型」的播報風格竟然可以帶給一些朋友「話題」與「回憶」
「目前雙方你來我往,『勢均力敵』、『平分秋色』、『不分軒輊』、『難分高下』....」
要如何形容競爭的兩隊戰況膠著,我得把腦海裡的所有詞彙搬出來用,加上一些些「貫口活」的技巧,讓播報節奏帶點緊湊的速度感。
但是,如果每一趟的比賽都是這些台詞,連我自己都會受不了想吐。
我會適時的抖個包袱,「....兩隊的勝負差距很接近,大概只有....」
如果專注在我的播報內容的朋友,心裡一定會產生疑問「差距多少,到底?」
「2公分!」我說。
勝負明顯差距過大的時候,「OO隊一馬當先,XX隊很快就看不到車尾燈....」、「OO隊遙遙領先,XX隊緊追在後、後、後、後、後....」
我想,光是聽到我這般的形容,你閉上眼睛也可以感受兩隊的差距。
「季軍戰不只是面子之爭,也是裡子之爭....」決賽時刻通常是觀眾最專注的時刻,卻是選手肌耐力最薄弱的時刻。
如何激起選手的士氣?
「再堅持一下,一口氣就差5000元喔....」
如果選手的戰鬥力在此時崩盤,如何給選手一個好台階?
「看來**隊不缺錢,只求身體健康就好....」
如何讓現場氣氛再往上堆疊,增加參與感?
「**隊拿冠軍,獎金全部分給大家,大家說好不好?」
只要我這樣登高一呼(我真的站到椅子上,大呼小叫),現場沒有不回應的。
我想做的就是「出其不意」,我想讓在龍舟競賽中的「三種人」,不至於感覺到兩天的龍舟競賽是一場「漫長的等待」
這就是我在乎的!
「我想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一個佇足現場的朋友說。
在這樣的想法驅策下,我也意外製造出屬於龍舟競賽的「經典語錄」
我承認剛播報的前幾年,我很在意眾人的「恭維」,不但會利用上廁所的空檔去聽聽路人甲有沒有在談論我,甚至比賽結束後,總是在網路上搜尋有沒有對於播報的相關訊息。
結果往往是令我失望的!(每一年主持完都覺得自己會紅)
於是,我企圖不斷在播報工作上精進,除了繼續創造「哏」(挖苦選手)也跟現場觀眾做起互動遊戲。
(今年跟主播台旁的觀眾和議長玩起了10圈波浪舞)
我給自己一個任務,就是每一年都可以在過去的基礎上,再多創造出一些不同,除了一些固定橋段之外,我想讓工作人員感受到新意。
「能不能逗工作人員笑」這件事情對我很重要。他們才是清楚明白我有沒有換新的哏的人!
看到在長官鼓(ㄧㄣˊ)勵(ㄨㄟ)下上陣的隊伍,場上的表現一定是慘不忍睹。
此時的他們如同汪洋中的一條船,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目睹此情此景,最痛苦的不是選手本身而是競賽裁判。
因為他們的「輕輕划戰術」、「慢動作重播鏡頭」已經嚴重影響到比賽的時間。於是,我得為裁判們「出口氣」
「....我們倆划著船兒,採紅菱....」經典老歌立刻從喇叭傳來。
接著我再補上,「他們完全沒有要來騙補助!」
或是響起「....踏出社會為了將來....」江惠的名曲「你就忍耐」陪著大家度過這段「暫時停止」的時間。
如果參賽隊伍感覺到被我「羞辱」了,我會以「這一切都是楊校長的陰謀」來為自己來解套!
「大家很幸運留在現場....」
「因為最難看的都比完了....」
「現在開始都是最精采的....」
我告訴自己從現在開始都要是最精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