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星期三,雨天
「沉寂」已久的導師課堂裡,終於又傳來點學習的「聲響」了。
從臉書平台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師對於教學策略或心得的分享,隨時隨地就可以讓從事教學工作者大大的「進補」一番。看到優質教學分享,總不免激發起自己「見賢思齊」的熱血。我試著權衡(到現在還再試)學生特質,設計出更多元的教學內容。
今天進行國語第三課,我讓學生先齊讀課文文章,文章閱讀後並不做任何發問。接著發下「國語課文賓果卡」,請各組找出文章內容中重要的語詞,並將語詞寫在「5x5」的賓果卡中。
我的教學目的是希望透過檢選語詞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訊息提取」與「分析比較」的討論,在這個教學目的之外,讓孩子提起筆寫寫字,「合法」的在教室裡說說話,別虛度了這一節課,也算是目的之一了。
在課堂填寫語詞之外,學習單上還設計了短文練習,希望孩子從賓果卡中選出三個語詞,組合成有意義的短文。另外,還有一個文章提問的欄位,期待孩子看完文章後,能提出「問」問題。
今天是第一次操作,花了一節課填寫賓果卡。在圈選答案時,我指定一個獎勵規則:最先連成三條直線的小組可以得到獎勵。
各組輪流喊出語詞,每喊出一個語詞,我便會詢問孩子這個語詞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又或者是作者使用這個語詞的原因...等等問題。目的是把內容深究的發問變成遊戲的副本任務。第二節的下課鐘聲響起,沒有小組連成三條直線。
於是,我就以「今天是第一次練習,所以沒有勝負」作為結束。
雖然真正進行了「討論」的小組不多,大部分都是互抄,少了點「辯論」。不過,至少這張學習單讓所有上課的孩子都「寫」了二十五個語詞加注音。
「謝謝你,你讓這一組活過來了....」下課時,我走向女孩,向她表達我的謝意。
女孩的小組不容易整合出意見,但今天女孩穿梭在組員之間,難得的也讓小組犧牲了下課時間,完成了指定任務。
女孩臉上沒有太多表情,我想她一定是「迫於無奈」而不得不站出來。每一個在當下為學習而奉獻的孩子,都是我感恩的對象,即使這女孩總認為我的課堂很無趣。
不過,有了她這樣的念頭,也算是一種強迫自己進步的動力吧!
賓果卡1.0試驗,我打80分!